51猪价网

西藏“十二五”农牧业发展:高原沃野绘新篇

发布: 2016-07-10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盛夏时节,藏北草原满眼青翠,辽阔无边。


  那曲地区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基地里,牦牛“住”进了现代化“洋房”、牧草得到悉心“照料”,通过半舍饲化圈养、牦牛高效养殖,这里的牧业产能较以往大大提高,一条现代化牧业发展之路成效初显。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深入贯彻“一产上水平”发展战略,始终围绕“663”发展思路,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圆满完成“十二五”农牧业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青稞口粮安全、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的发展目标。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拉升经济发展曲线


  眼下,在我区青稞主产区——日喀则市白朗县,连片的青稞长势喜人。嘎东镇白萨村的种植大户欧珠告诉记者,去年自家种了56亩青稞,产量达到3.6万斤,收入可观,今年又多种了5亩。


  “十二五”期间,我区始终把稳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直接拉升了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曲线。


  据自治区农牧厅统计,2015年,我区粮食产量达100.63万吨,其中青稞产量70.85万吨,实现历史性突破,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0.3%和17.6%。肉类29.28万吨、奶类35.44万吨,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1.3%、17.2%。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得益于过去五年我区先后实施的生态安全屏障、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等16大类农牧业重大建设项目,落实总投资70.17亿元,其中规划内投资36.87亿元,规划外投资33.3亿元,是“十一五”的1.6倍;到2015年,全区高标准农田达到137万亩,累计建设草场围栏4310万亩,退化草地补播1199万亩,人工种草106.84万亩,游牧民定居工程13456户,动物边检巡检站44个,农牧业防抗灾储备库60个,高寒牧区牲畜棚圈15.2万座,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353个,高效日光温室和大棚5.22万亩,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17个,等等。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区累计推广“藏青2000、喜拉22、山冬7号”等优质农作物新品种191.7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良种牲畜存栏390万头(只),良种牲畜覆盖率达到22%。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96万亩、高产创建470万亩。累计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15个、地理标志产品10个。2015年,土地产出率达到2479元/亩,是2010年的1.7倍;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8%。


  伴随农牧业产能的提高,我区农牧民增收渠道继续拓宽,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工资性收入有效提高,转移性收入不断拓宽,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跨过5000、6000、7000、8000元大关,2015年达到8244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翻番,生活水平显着改善。


  特色产业快速成长, 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经过几年的发展,占地9800亩的米林农场如今已成为我区最大的高原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果苗驯化繁育基地、高原生态养殖基地、高原葡萄种植基地、特色花卉繁育基地和藏药材种植基地。当地的种植户扎西告诉记者,他的葡萄园里共有100多个温室,年收入20万元。


  放眼西藏,类似的特色农牧产业项目不断在各地迅速成长。


  “十二五”期间,我区加快优势特色产业谋篇布局,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6亿元,在全区实施了以特色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等为主的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224个,初步形成了藏东北牦牛、藏西北绒山羊、藏中奶牛、藏中北绵羊、藏中优质粮油、城郊无公害蔬菜、藏中藏东藏猪藏鸡7个产业带,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到2015年,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实现项目区群众增收13.15亿元,受益群众达175.6万人,人均增收748元。特色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的态势开始呈现,农牧业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加快我区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过去五年中,全区共落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2500万元,农牧民合作社扶持资金3.55亿元。到2015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125家,其中自治区级及以上29家,农牧民合作社达到4624家,是“十一五”末的11倍;自治区级及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年产值2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总值达27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2.3%和68.7%,带动农牧户12.5万户、近60万人,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1.8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村改革开始向深水区迈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曲水、白朗、乃东、米林四县有序开展,草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也在错那县积极推进,全区第一个县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在曲水县挂牌,并率先为全县28户农户审批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48.5万元。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有序推进,让农牧区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实。如今土地确权正激发出农牧区“沉睡资产”的活力。


  截至2015年末,我区已确权土地面积54.11万亩,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453本,耕地流转面积达12.9万亩,草场流转2000万亩以上。累计完成草场承包面积10.24亿亩,分别占全区草场总面积和可利用面积的80.13%和98.63%。


  无私援藏硕果累累 ,凝心聚力信心满怀


  “十二五”时期,我区农牧业取得硕果累累,离不开党中央亲切关怀,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更离不开农业部特殊关心和各援藏省市无私援助。


  五年来,农业部党组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组织动员全国农业系统,重视、关心、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在人才援助上不讲条件,农业部、各援藏省市选派了中短期援藏干部2批147人、博士服务团6批71人。他们克服高原缺氧、远离家人、生活习惯不同等重重困难,献策献力,与西藏农牧战线干部职工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已成为西藏农牧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金援助上大力倾斜,农业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更加直接、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安排各项强农惠农富农资金136.01亿元,是“十一五”的6.8倍;各援藏省市援藏资金6.72亿元,不断夯实了农牧业发展基础,有力改善了民生。2016年,农业部支持西藏财政支农专项和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43.59亿元,同比增加12.2亿元、增长38.9%。


  在技术援助上鼎力支持,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挂职、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西藏培训农牧专业技术人员近2000人次、培训农牧民4万余人次;指导西藏编制了“十二五”、“十三五”等各类农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今年启动的首届全国农业系统“专家西藏行”活动,为提升我区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开辟了新途径、增加了新活力。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农业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于2015年10月9日在北京专门召开了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座谈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支持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 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意见》;今年,又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印发了支持西藏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重要举措实施方案,吹响了新一轮农业援藏的号角。


  回眸过去,我们收获满满。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保生态、夯基础、兴产业、强体系、促增收、促稳定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五年,相信我区必将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上走出自己稳健的步履。

TAG: 西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