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彝族巧妇养土鸡 林下经济现生机

发布: 2013-06-22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代云花给放养的生态土喂食

  山林郁郁葱葱,防护网环绕山林,树下成群结队的土鸡悠闲地觅食。6月6日,记者走进南江县赤溪乡四营村彝族妇女代云花的生态土鸡养殖场,只见这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代云花告诉记者,她是凉山州甘洛县人,1994年嫁到南江县赤溪乡四营村三组。2009年,她在大城市打工时发现土鸡和土鸡蛋很受人们欢迎,而且价格也高,她和丈夫一合计,便于2010年春节回到南江,自筹资金15万元,从成都引进“柴鸡”新品种,在自家20多亩的松树林里开始了养殖计划。

  代云花放养的土鸡主要以吃野虫野草为主,平时喂些玉米、稻谷等粮食。绿色散养的纯正土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当年她出栏土鸡8000多只,纯收入达10万元。

  尝到了土鸡养殖的甜头,她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无奈资金缺乏。南江县委统战部、南江县民族办得知这个消息后,向省民委协调争取到5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真是雪中送炭呀!”代云花感激地说,她在项目资金补助下建成鸡苗孵化室、育雏室、保温室、加工房、水塔等基础设施,购回先进的孵化器、照蛋器等设备。现在鸡场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了,养殖规模也跟着上来了,去年她家年出栏土鸡1.5万只,实现收入150万元。

  富裕起来的代云花没有忘记众乡亲,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进一步壮大村里土鸡养殖规模,她发起成立了南江县松林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走上“合作社+农户”的发展道路。

  代云花说,合作社仅去年就发展社员104户,年出栏土鸡5万只,实现收入500万元。不仅如此,合作社还进一步探索循环经济之路,将鸡粪回收,变废为宝,发酵成绿色高效肥料,种植生态蔬菜150亩,年收入实现80万元。

  “现在看来这条路是走对了。”代云花感慨地说,目前生态土鸡养殖不但在四营村形成了规模,而且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TAG: 土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