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查:尴尬的临时收储

发布: 2015-09-22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新一年的玉米临储价格公布,每斤从去年的最高1.13元降到了今年的1元钱。但合2000块每吨的临储价格在贸易商马青春看来,与进口玉米还是有挺大差距。

  马青春:近市场价就得卖到1800(每吨),因为我们从乌克兰进的玉米1700到港。

  玉米临储实行了7年,临储价格也涨了7年。但同时国际的玉米价格却出现了连续下跌。2010年我国进口玉米开始出现激增。但由于玉米进口有配额,许多饲料企业干脆选择了高粱、大麦等替代品。而既没有配额,也没法找替代的部分深加工企业则更是一肚子苦水。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王辉:这个价格要是下不来,所有加工企业都别干了!

  下游企业嫌贵,但是有国家临时收储兜着,玉米的销路却并不发愁,种植积极性高涨。然而仓储压力和财政负担却吃不消。记者在东北某省的粮库看到,新建的粮仓正在加紧施工。

  当地一位官员坦言:我说的放不下,不是我这仓里放不下,是到了来年,我这空地都堆上囤子,他都放不下了。

  销售不佳、仓容不足、财政压力剧增……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主任黄汉权表示,临储之困表面上看似是进口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的,但内在的原因是政府对价格的干预阻碍了市场机制。

  黄汉权:临储这些年是单边上涨,我们说一个正常的市场应该是波动的,才能供需调节。你一直托市,市场机制就被阻碍了。现在我们的玉米生产是过度刺激的,然后就恶性循环了。

TAG: 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