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我国兽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 2013-11-28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兽药,是指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动物身上,既可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又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药物残留的中药制剂,包括单味、复方及以中药为主的中西结合制剂。中兽药的原料来源主要是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外购中药提取物。

目前,全国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00~2000万亩;可大量栽培常用600种药材中的400多种,年产量30万吨,约占全国供应量的70%;有400多种为野生中药材,年产量40万吨。虽然我国中药材来源较广,品种较多(在对药用野生植物的研究开发仍较落后),现阶段对中兽药的研制整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原料药创新度低,大部分中兽药生产企业仍沿用传统水煎或粉碎混合的生产方式,科研部门对兽用中药的研发停留在对原料的简单加工,药物剂型、制剂较单一,品质与部分国外产品产生差距。

兽药残留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随着人们对畜禽产品的安全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无残留(低残留)的中兽药开始逐渐被重视。
2011年10月科技部启动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批项目“现代中兽药研究与新药创制”,为提升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立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主攻畜禽呼吸及消化常见病、家畜胎产病和提高免疫力、畜禽感染性疾病的中兽药研制和示范应用。并且,强调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业化,推动中兽药现代化和标准化进程。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2009)等相关产业政策大力鼓励加强中兽药业的发展,产业政策的鼓励和大力扶持是方向,整体行业“绿色”、“安全”用药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兽药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想象,提早布局的研发能力强、有产业转化优势的企业将获得优先发展。

兽用化药是指,对侵袭动物机体(宿主)的病原体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或能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消毒剂、杀虫剂等。

目前,国内兽用化学药品主要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约70%的药物为抗菌素、抗生素等抗微生物药。相比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化药制剂产品的毛利率更低(整体约为25%左右),只有少数企业的某些高端产品的毛利率可达40%甚至60%的水平。由于行业的技术、资金壁垒更低,生产企业众多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混乱,市场集中度远远低于生药,行业整合的步伐逐渐展开。

原料药成本构成兽用化药制剂的主要成本,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生产企业的销售和利润。目前我国能生产二十几类约1300多种原料药,除了少数高端品种需要进口大多数原料药供应充足,但其中97%以上是仿制的,基本都没有专利保护。我国兽用化药的研发薄弱,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从近几年批准的新兽药来看,一类药很少,大部分为三类药,还有部分二类药,但大部分仍是仿制药。

原料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兽药的品质。长期以来,兽药制备所用的原料药多与人用药产品相同或仿制人用药原料药,由此带来的交叉耐药性等危害公共卫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动物专用原料药制备新兽药,结束人兽共用原料药的局面,已成为国内外兽药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兽用原料药的研究开发仍以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物为主。

剂型方面,兽用药物制剂的剂型中粉散剂和预混剂占了2/3,大部分兽用药物都制成传统的散剂、饮水剂(包括预混剂和可溶性粉),剂型种类单一,而一些高效、科技含量高的制剂,如缓释剂、靶向给药制剂、浇泼剂、气雾剂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这也是为什么国产的药物制剂疗效往往比同类的进口药品要差。而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户对尽可能节约养殖成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研制用药少、针对性高的兽药新制剂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因此,化药产业必将逐渐展开一轮洗牌,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生产企业过去那种只是仿制生产低品质的兽药,盲目铺天盖地的大范围布局市场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而转向研发动物专用原料药、药物高新制剂等的内涵式发展才能获得战略制高点,赢得市场。

 

TAG: 兽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