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春节前国内玉米面临双重供应压力  玉米价格或承压下跌

发布: 2013-11-10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2013/14年度我国玉米供需宽松,奠定了玉米价格弱势的主基调。春节前,由于遭遇东北主产区售粮高峰,和大量低价进口玉米集中到港的双重供应压力冲击,短期玉米价格压力巨大。

  中国玉米价格自从2009~2010年走出一波大牛行情之后,便陷入了长达3年的震荡。未来2~3个月内,内外供应压力将对新季玉米价格施压。

  从年度平衡表来看,2013/14年度中国玉米整体供需局面将更为宽松。库存消费比继续增长,达到44%左右,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从各家主要机构对中国玉米库销比走势的预判情况看,绝大多数机构都持上升观点。

  节前供应面临双重压力

  春节前,国内玉米市场将要面临的内外双重供应压力冲击,这将是短期内市场的主要矛盾。

  国内方面的供应压力主要指东北主产区的节前售粮高峰。9月底、10月初东北主产区开始收获新季玉米,11月份以后开始进入售粮高峰期。去年例外情况,是由于持续的雨雪天气导致售粮困难出现。目前看,东北主产区收获以来,整体天气情况一直不错,今年售粮进度预计回复到正常节奏。同时,从调研情况看,今年东北主产区料将继续增产。三省一区总产量预计达7800万吨,较去年增加500万~600万吨,粮质较去年也有明显回升。因此,未来2~3个月的售粮高峰期中,供应压力更为巨大。

  另外,今年年前售粮高峰期的购销形势预计不容乐观。一方面,农户年前售粮积极性高,供应量大。调研情况表明以辽宁、内蒙等地为代表的农户年前习惯性售粮现象仍然非常明显,同时去年屯粮亏损的情况也增加一部分农户的年前售粮积极性;另一方面,收购主体积极性明显降低,入市异常谨慎。贸易商经过去年的大面积亏损,心有余悸,而深加工企业仍处深度亏损之中,普遍压价挂牌。在托市价格继续提高6分/斤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反而选择低价开秤。开秤后,部分企业挂牌价格继续走低。

  国外方面主要指进口玉米集中到港,本轮进口到港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效应将最大化,因为时间节点致命、量大、低价。

  本轮进口玉米预计10月底开始到港,11月~2014年1月是集中到港期,时值东北主产区玉米大量上市之际。北有主产区售粮高峰,南有进口玉米集中到港,可谓对市场形成双重供应压力。

  本轮将有共计76船,超过400多万吨进口玉米到港,按照船期计算,10月到货约18万吨,11月约83~90万吨,12月约204~220万吨。

  虽然进口玉米整体占比较小,但在节前关键时间点,出现的大量集中到港情况,将对短期行情产生明显冲击。以广东省为例来分析,预计有42船,约240万吨的玉米在未来3个月内到港,其中包括中储粮委托中粮进口的储备粮,那么仅以贸易粮占到一半计算,平均每月到港量也要达到40万吨的水平,占到广东港口月走货量的30%,影响不容小视。

  本轮到港玉米的进口成本很低,以广东港口为例,据测算本轮到岸完税成本仅2190元~2240元/吨,而目前广东港口现货价格在2450元/吨左右,价差达250元/吨以上。预计进口玉米集中到港后,将拖累南方市场价格走低。

  本轮低价进口玉米集中到港,将直接减少年前南方采购主体对东北玉米的需求量,且进入东北市场采购的时间将再次推迟,另外,届时南北港口基差减小甚至倒挂,也将降低贸易商发货的积极性。因此,预计将使得东北玉米价格雪上加霜。

  市场需求增长有限

  深加工行业继续低迷,产品线全线亏损的状态没有明显改善,以主产品淀粉、酒精利润走势为例,目前亏损仍在200/吨左右。跟踪数据显示,目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低位,并且没有反弹的迹象。

  禽类养殖尚未完全恢复,禽料消费料增幅有限。由于春季情流感疫情异常严重,禽养殖行业遭遇重创,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根据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蛋肉禽料产量634.43万吨,同比下降16.8%,禽流感爆发后的4~8月蛋肉禽料产量共计3013.52万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20.39 万吨,降幅达19.3%。10月份,浙江再度确诊两例禽流感,疫情阴影始终挥之不去,预计四季度禽料消费仍将受到影响。

  当前的肉鸡和蛋鸡存栏数处于很低的水平。鸡粮比和蛋粮比也是在节假日旺季带动下刚刚回到盈亏平衡线附近的状态。考虑到后期还有元旦、春节的季节性消费旺季,预计后期蛋禽类消费还会有所增长,但当前基数不高使得增幅有限。相应地,禽料产量料小幅增加。

  生猪存栏基数不大,猪料消费料增幅有限。月度数据显示,今年的生猪存栏数一直低于前两年的同期水平。从历史数据来看,生猪存栏数在四季度将进入拐头期。因此,后期生猪存栏基数并不大。

  目前养殖利润处于较高水平,据我们跟踪的养殖户表示,加大饲料用量以增加出栏收入的积极性较高。因此,四季度猪料消费仍将保持旺盛态势,但预计增幅有限。

  从供应面来看,节前市场将遭遇国内主产区售粮高峰,和国外大量低价进口玉米集中到港的双重冲击。而需求面虽有所增长,但幅度有限。整体而言,市场供需力量对比异常悬殊,供应压力尤为突出。玉米价格预计承压下跌。

  政策利多效应有限

  弱势市场中,政策能否成为市场价格的“救命稻草”,成为焦点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当属临时收储政策。

  今年临储价格上调6分钱至2220元~2260元/吨,价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在当前供应宽松的背景下,临储价格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货价格运行区间的上沿。

  如果没有临储政策,市场价格在供应压力下将持续下跌。但临储收购一旦开始,临储价格将成为市场中的价格高地,临储也将作为收购大鳄,托住市场整体价格。

  为什么说临储价格很可能是顶,而不是底?因为通过多次的产区考察调研,发现最前端的农户由于没有脱粒机、运输不便、出售量零散、以及扣水扣杂等问题,基本不可能将粮食直接以收储价格卖给库点,仍旧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小粮贩、烘干塔等收购主体。而小粮贩等又以几分钱的利润卖给下一层主体,直至最后以临储价格卖给国储。因此,临储价格很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尤其是春节前市场价格的顶部。在收储力度足够的前提下,从农户出售价格开始的各个市场报价都不会偏离临储价格太多,从而实现了临储价格作为市场顶部来支撑市场的目的。

  收储细则决定市场下沿

  市场的下沿在哪里,或者说下跌幅度有多大,则取决于后续出台的收储细则以及执行力度。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收购量。今年是否继续敞开收?是否有足够的库容收?如果上述都能做到,收储政策将对市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新季玉米价格下跌幅度有限。反之,如果出现库容不够等问题导致收购量受限,那么价格料将破位下行。据了解,临储在春节前有1000万吨储备跨省移库的计划,同时中储粮在东北又新建有500~600万吨的临时库点,另外,中储粮也跟深加工企业接触,征用社会库存。因此,预计后期收购启动之后,库容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今年需要关注的一点在于潮粮/干粮的折扣比。去年1:1.65的折扣比过高,直接导致折算后的潮粮收购价反而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格,从而打击了收购主体对潮粮的收购积极性。如果今年折扣比下降,将有利于提高年前潮粮收购的积极性,这可能利多短期市场。预计今年折扣比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无论政策后续如何发展,在春节前的市场中,政策只限于短期炒作,对市场利多效应有限,市场走势更多还是取决于短期基本面和各个主体的心态。因为在悲观的市场氛围中,政策炒作催生短期的高点之后,由于各个主体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悲观情绪,大多数主体都会选择获利离场观望,价格涨势不可持续,反而形成逢高抛空的机会。

  从整体格局来看,我国2013/14年度玉米供需更为宽松,奠定了玉米价格弱势的主基调。春节前,由于遭遇东北主产区售粮高峰,以及大量低价进口玉米集中到港的双重供应压力冲击,短期玉米价格压力巨大。托市政策虽有支撑作用,但在节前时间段预计利多效应有限。

  基于上述判断,建议投资者关注逢高抛空玉米的机会,企业客户需要对库存敞口做好卖出保值措施。

 

TAG: 玉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