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2013年安徽省棉花产量及市场购销情况调查

发布: 2013-10-24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把握2013年度国内各主产省棉花生产、收购及交储销售情况,全面把握2013年各主产省棉花产量、质量情况及特点,10月21-22日,记者赴安徽省各主产棉区进行调研。

  据了解,2013年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约426万亩,较2012年的450万亩(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有5.34%的降幅,其中植棉大县无为县植棉面积由2012年的60万亩左右下降至目前的40万亩左右,降幅达30%左右,固镇、临泉等县降幅在15%左右,其余地区降幅在5%以内。造成当地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去年台风“海葵”影响,棉花产量下降,棉农植棉积极性受挫;二是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现象增多,包地农民多改种其他作物;三是籽棉收购价低于棉农心理预期。不少棉农反映,由于今年高温干旱,棉花亩产下降,加上农资投入和劳动成本,按照今年4.2-4.3元/斤的籽棉收购价格来算,植棉收益低于水稻、玉米等作物。

  受2013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安徽棉花生长周期较往年缩短1-2周,秋桃数量明显少于往年。截至10月22日,籽棉采摘进度在55%左右,棉花呈现色白、衣分低、短绒率高等特点。从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安徽办事处调研数据来看,2013年度安徽籽棉单产预计在224公斤/亩左右,较去年的249公斤/亩下降10.04%,皮棉总产量在23.6万吨左右,较去年的27万吨下降14.6%。

  国庆节后,安徽省棉花开始集中上市,400型企业陆续开秤收购,截至10月21日收购进度已近50%,其中棉花经纪人交售比例达80%左右,棉农自销仅占20%,收购价格多在4.25-4.3元/斤(白棉4级籽棉)。从企业试轧情况来看,籽棉质量以淡点污棉1、2级为主(占籽棉收购量的80%以上),少量的白棉3、4级,衣分37%左右,水分10-12%,长度27-28mm。由于各地籽棉质量不同,企业收购量各异,部分大厂日收购量超过40万斤,目前已收购籽棉1000万斤以上,有些企业受资金限制,日收购量维持在10-15万斤,总收购量不超过300万斤。

  2013年执行新国标,对棉花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企业为保证棉花交储量,在收购时严把质量关,在加工过程中加大了排杂次数,同时增加人员挑拣“三丝”。目前,安徽省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皮棉入库量大多在700吨左右,关于交储,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是棉花公检不合格被整批退回;另外,多数企业反映资金紧张,今年收储实行一次性结算,企业估算从皮棉入库到资金回笼大概需要20多天,有农发行贷款的企业资金较为宽裕,但农发行规定要在2014年3月31日前双结零,收购量大的企业表示资金压力较大。

 

TAG: 安徽 棉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