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利空缭绕,棕榈油反弹如“昙花一现”

发布: 2013-07-1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据观察:由于中长期利空阴霾对棕榈油期价回升形成强烈压制,6月底以来的弱势反弹将是昙花一现。虽然"内忧"环境有所缓解,但终端消费的"凉意"难以退却,交易商不仅担心旺季需求趋于落空,更对供应增长充满畏惧,加之"外患"之火重新燃起--产量前景逐渐明朗、炒作指标可能转向、豆油市场冲击不断,这将导致棕榈油缺乏实质性利好推动,"头顶悬剑"的态势难以改变,预计6000~6100元/吨一线是P1401合约无法逾越的关卡。

  内忧之势减轻

  近期,相对于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价的弱势探底,国内盘面不再"唯命是从",而出现了温和反弹之势,P1401合约在5800元/吨一线暂获支撑,并收复5日均线。内强外弱的结构显示出"内忧"状态有所减轻,为多方提供了暂时喘息机会。

  作为对国内棕榈油传统夏季需求旺季的回应,进入二季度之后,期现货市场出现了抵抗式下跌,期间不乏反弹修正行情。由于中间贸易商的惯性备货动作,使得主要港口库存呈现下滑之势,给予价格提供了相对的活力。目前,棕榈油港口库存已经降至124万吨左右,较4月初减少了近30万吨,暗示终端走货有所起色,对期现价格整体跌势起到了推迟或阻挠作用。

  实际上,此前豆棕油价差高位运行,增添了棕榈油市场的比较优势,在棕榈油去库存的同时,却换来豆油商业库存的小幅走升。由于5月份棕榈油进口量环比减少19.5%,降至47.4万吨的水平,且6、7月份预报到港数量将分别下滑至36.3万吨和6.4万吨,暗示库存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不过,因近期贸易商均已不同程度完成备货,未来入市积极性可能大大减弱,市场购销清淡的环境或就此定性,对期货市场可能形成向下拉力。

  外患环境加重

  6月下旬以来,虽然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数据的持续回升,但国际期货价格却呈现出单边下跌的走势,技术面和基本面的背离反应出投资者恐高情绪明显升温,以及对未来价格前景的转淡。

  船运调查机构显示,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5.4%~7%,达到131.6万~135万吨,但BMD毛棕榈油9月基准合约却失守60日均线和2350林吉特/吨的关键支撑,跌至6周低位。由此可见,利多支撑的失效将意味着基本面再度陷入疲软期,内强外弱的结构只能换得片刻"安宁",并不能拖住棕榈油的价格底部。结合季节性规律,毛棕榈油产量已经进入年内高产周期,后期除非出口需求持续好转,否则对产出增加的担忧将不断进入交易商视野,并盖过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下滑预期的影响。

  值得说明的是,随着斋月节备货需求临近尾声,消费炒作将会退居二线,印度和中国两大消费国可能因经济形势不稳而需求萎缩的题材会浮出水面。加之印度毛棕榈油进口关税的上调和主产国出口关税并未下调,可能导致供需矛盾表现为利空式的激化,整体库存或在7月份步入重建阶段,徒增市场的阴霾气氛。

  临池利空缭绕

  作为油脂板块的一员,棕榈油市场不仅面临内忧外患的抑制,也受到临池豆油期货难以"放晴"、产出上量的冲击,暗示棕榈油期现价格新一轮跌势或有望在共振因素带动下启动。

  一方面,在油脂板块整体低迷、豆棕价差自年初高位大幅收敛的背景下,终端消费对棕榈油或不再青睐。虽然6月中旬以来,豆棕油1401合约价差已经由1350元/吨左右回升至1450~1500元/吨附近,但依然偏离近一年半来的均值水平,意味着豆油价格仍相对便宜,这将削弱棕榈油的食用需求。近期,国内油厂开机率已达到49.5%的较高水平,提振了豆油供给,并助推豆油商业库存攀升至79万吨左右,对于豆油期价的利空压抑或将向棕榈油市场传递。

  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在6月底公布的种植面积报告无疑给市场埋下了产量前景大好的"种子"。报告预计2013新作美豆耕作面积为7772.8万英亩,高于3月份预估的7712.6万英亩,且后期的复核过程中还存在进一步上调的空间,利空连绵的状态或将令今夏天气炒作难以逞强。

  只要美豆期价失去利多效能、跌势延续,棕榈油市场"空"气氛围将会加重,价格再度低头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国际投行纷纷下调美豆和国际棕榈油价格预估,一旦大连棕榈油1401合约跌破5790元/吨的支撑,后期将首先向5500~5600元/吨一线靠拢,但过程可能较为曲折,下跌顺畅度减弱。

TAG: 棕榈油 昙花一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