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下游刚性需求仍将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发布: 2013-05-2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按往年惯例,一个玉米年度可按供应或消费主导市场价格走势划分为前后两个半段,前半段一般指在每年10月份新季玉米上市至次年产区玉米集中销售结束;后半段一般指产区集中上量结束至新作上市前的一段时间。每年前半段时间内属于供应主导市场价格,随着产区农户上量情况的变化,市场价格会给出相应的涨跌趋势。而后半段时间,随着产区农户集中上量结束,消费情况对玉米价格走势的影响更为明显,因而每个玉米年度后期消费更能够主导玉米价格的走势变化。

    5月已入下旬,虽然今年前期产区农户售粮进度偏慢,但经过近段时间的追赶,目前各主产区农户售粮活动也已陆续进入尾声,部分售粮偏快主产区(如辽宁、河南)基层购销已经陆续结束。玉米市场似乎正向消费主导型阶段“迈进”。

    今年进入二季度以来,玉米深加工行业持续转差,深加工企业亏损加剧,玉米工业消费持续下滑。养殖业方面4月份多地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饲用玉米消费下降明显,市场信心备受打击,玉米价格出现逆时萎靡。虽然目前已经临近6月,但玉米现货市场整体表现仍显疲软,虽然局部地区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但支撑动力明显不足。按往年消费主导年度后期市场价格的惯性思路来看,今年后市玉米市场似乎“看点”全无,对后市玉米价格悲观看空者不在少数。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今年玉米下游消费整体确属欠佳,深加工低迷,养殖业恢复缓慢并遭遇禽流感疫情重创,这无论从市场心态还是实际玉米消费量方面来看,都是对后市玉米价格上涨的打压力量。但是,面对来自消费方面的负面影响,我们是否就能够简单断言后市玉米前途无“亮”?今年消费主导行情走势的惯性思路是否仍然可行?

    判断市场固然需要尊重历史经验的参考意义,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动态市场,在参考历史经验的同时,更应该发现并重视现实新特点,着重参考市场最新变化进行分析解读,而不应被传统经验“捆手绑脚”。

    随着6月临近及产区农户售粮收尾,本玉米年度后半段周期到来,按传统消费主导后半段市场走势的经验理论推导,在当前深加工消费持续下降及养殖业复苏缓慢的大前提下,后市玉米价格几无上涨动能。但笔者认为,后半段市场看消费的观点需要一个大前提,即相对稳定的供应,而今年市场最大的变数便在于稳定的供应被打破。东北粮质下降、临储大量入库、小麦替代转回使得后市有效贸易粮数量大减,这已经成为市场中有目共睹之事实,且随着产区上量陆续进入尾声,一些有关后市供应的新问题又陆续出现。

   (一)东北产区粮源“聚堆”利涨后市

    随着东北产区基层农户售粮工作进入尾声,除吉林部分地区外,产区农户陆续退出市场,后市可供贸易粮多已集中至贸易商环节。由于去年东北产区品质偏差,春节后价格不断下滑,不少贸易商退市避险,市场收储主体明显减少。加之东北三省一区超过2800万吨临储入库量占据了大量贸易空间,从目前情况来看,东北产区收储贸易商数量及收储规模较往年具明显偏低,且有限的粮源多集中在少数大型收储主体手中。因去年新作上市以来市场下跌行情背离主流市场预期,不少贸易商前期已经赔钱避险,目前存粮成本及心理压力偏高,并将之转移至对后市价格的待涨挺价。而今年供应方面以粮质、临储入库等问题导致后期供应方面存在风险,一旦后市供应问题信号显现,持粮贸易商对粮价的高期望值将更加太高粮价上涨空间。

   (二)临储拍卖须以粮价上涨为前提

    临储超过2800万吨的入库量一方面大幅减少了东北后市贸易粮的供应,但另一方面也被视为后市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王牌”,作为国家政策面调控玉米价格上涨的经典手段,按以往经验来看,一旦玉米价格出现过快上涨,临储拍卖将适时启动。但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临储拍卖的前提便是玉米价格上涨,或是过快上涨。且由于今年前期产区玉米价格偏低,农户种粮收益及积极性已经遭受打击,虽然国家政策面存在稳定市场价格需求,但当前更加重要的是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及保证稳定的粮食供应,从此角度考虑,政策面或将允许甚至鼓励后市粮价合理上涨,这也与5月上旬国务院召开会议提出“合理提高玉米最低收购价格”的政策一致。即便后市玉米价格过快上涨迫使国家展开临储拍卖,但也必将兼顾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而不可能将粮价“一打到底”。

   (三)小麦价格持续高位抑制替代需求

    目前南方两湖地区新季小麦已经临近收割阶段,华北新麦收割期也将在6月初前后陆续展开,随着新季小麦收割期临近,小麦饲用替代问题的关注度再次上升。目前华北陈小麦价格高达2600元/吨左右,市场对新季小麦价格预期也叫去年明显偏高。入春以来华北小麦主产区持续干旱天气,虽然部分地区通过灌溉进行缓解,但仍有部分地区因灌溉条件欠佳对小麦生长仍有所影响。在小麦保护价连年上涨及市场对新季小麦价格预期较高影响下,今年新季小麦上市后价格已是易跌难涨,即便新季小麦上市,其饲用替代也将因价格因素受限,虽然具体情况要看新麦上市后实际情况,但对小麦高价抑制替代的预期也对后市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且随着新麦收割上市的临近,心态的支撑与提振效应将更将强烈。

    综上所述,在前有东北粮质下降导致有效供应减少、国家临储大量入库、小麦替代转等因素导致后市供应减少,近有持粮主体偏少且待涨强烈、临储拍卖变数未定、新季小麦替代风险上升等诸多利涨因素支撑下,供应问题正在逐渐凸显。虽然目前尚不能断定后市消费快速恢复,但在禽流感疫情逐渐消退、禽类补栏持续升温、生猪存栏基数仍属高位的情况下,下游刚性需求仍将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而后市供应问题的凸显或一改往年“消费市”常态,后市玉米价格或由供应主导上涨。

 

价格行情录入:xiaozheng       
TAG: 玉米 玉米价格 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