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玉米回调到位 有望触底回升

发布: 2012-10-12 |  作者: 佚名 |   来源: 安信期货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行情回顾:天灾促涨势,新粮迎回调

  今年玉米可谓命途多舛,5、6月份主产区干旱,我国东北、华北等玉米主产区爆发大规模粘虫灾害,台风布拉万登陆令玉米倒伏严重,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玉米的增产,也增加了灌溉、防灾等生产成本。天灾促使玉米价格在6-8月份持续上涨。

  进入9月份以来,主产区玉米逐渐进入成熟期,部分春玉米不断补给市场,同时贸易商开始释放陈作玉米库存。整体来说9月玉米长势较好,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玉米收成较好,随新粮上市,市场上玉米供应量增加,国内玉米期价现价从前期的高位回落。

  二、多空因素纠结,玉米震荡筑底

  (一)天灾频发,产量下调

  今年我国玉米主产区大小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8月份,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爆发大规模粘虫灾害,玉米和水稻等被铺天盖地的粘虫啃食的“片甲不留”,面临绝收。农业部官员称:这次灾害,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实属近十年罕见。以及随后而来的台风“布拉成”登陆,造成东北主产区玉米大面积倒伏,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虽然由于玉米种植收益较高,尤其是相对大豆的种植效益,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有较为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相继爆发,部分产区的玉米单产有较大下降。整体而言,今年玉米产量的增产预期未能兑现,可能略有减产。

  表1:我国玉米供需平衡表(千公项、千吨)

  不仅是国内,今年由于美国遭受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自6月份以来,CBOT玉米开始持续大幅走牛,并创出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USDA)前期在公布的供需报告中不断下调玉米单产。不过受9月份报告利空的影响,CBOT玉米从高位回落。

  由于进口量占比不高,国内玉米与CBOT玉米相关性较低,但随着国际玉米价格暴涨,我国玉米价格在全球处于低位,外盘暴涨对国内价格有一定提振。

  表2: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千公项、千吨)

  (二)养殖利润恢复至微利

  9月份,生猪、仔猪价格和白条肉价均出现上涨。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国进入秋季,天气转凉,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叠加中秋十一双节效应,生猪价格本月回升较快。

  9月份,生猪养殖利润回升,从8月份之前的亏损转为有微薄利润。目前养殖利润为90元/头左右。生猪养殖利润的回升主要是由于生猪出场价格上涨和饲料原料成本下降造成的。

  农业部数据截止8月,生猪存栏增加0.9%,同比增加1.5%;能繁殖母猪存栏环比增加0.4%,同比增加3.1%。定点企业生猪屠宰量1844.8万头,同比增加10%。

  生猪存栏量上升、养殖利润恢复,饲料企业对玉米和豆粕的采购有望回暖。

  (三)小麦收购价上调,替代或将逆转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3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即每吨提高200元。

  国家收购价的上涨,使种植户对小麦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提高。而当前市场小麦价格仍没有达到其心理预期,因此加重了农户的惜售心理,导致市场粮源有效供给下降。十一过后,小麦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节前小麦全国均价在2210元/吨,节后上涨至2252.5元/吨,上涨42.5元/吨,涨幅达1.92%。

  小麦收购价上调一方面增强了玉米收购价上调的预期,另一方面也影响目前饲料中小麦大量替代玉米的情况。以节前玉米均价2458元/吨,小麦均价2210元/吨,替代比例1.1计算,用小麦替代玉米每吨节约27元/吨。由于作为饲料玉米较小麦更优,且小麦替代还需要技术成本,所以如果小麦、玉米价差进一步缩小,饲料企业可以会在配方上回归玉米。小麦价格的上涨对玉米价格存在一定支撑。

  三、行情研判:玉米回调或已到位,近期有望触底

  今年玉米整体略有减产,虽然近期因新作上市的季节性压力因素,玉米价格从高位有所回调,但由于养殖利润有所恢复、小麦收购价上调将引发玉米涨价预期、农户有惜售可能、饲料中小麦的替代量可能减少。

  综合以上分析,玉米价格回调或已到位,有望见底,并开始震荡偏强走势。操作上,建议逢低轻仓介入多单,短期目标位2450,止损位2350。

TAG: 玉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