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玉米上涨并非昙花一现

发布: 2011-12-22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期,在宏观经济的阴霾下,商品期货普遍承压下行,唯有玉米逆势反弹,9月合约自月初以来涨幅达2.36%,吸引了大量资金关注,持仓量从月初的31.5万上升至49万。玉米此轮反弹,是对基本面的反映,还是仅仅是收储传言的推动,这是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就目前玉米供需和现货面所反映的信息来看,玉米能实现逆势上涨,基本面确有支撑。

    国储收购措施出台

    今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计划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玉米产量增幅占比较大,农户由大豆改种玉米情况较为普遍。由于今年前期玉米价格有所下跌,吉林省玉米从开秤价格0.95—1.00元/斤降至近期的0.82—0.86元/斤,农民惜售心理较强。今年玉米虽然丰产,但截止到前玉米实际收购进度滞后,短期市场供给受限。

    为保证农民利益,在前期市场价格较低且国储玉米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出面托市的态势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粮食局正式对外公布的2011/2012年度收购政策,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内蒙古、辽宁1.00元/斤,吉林0.99元/斤,黑龙江0.98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斤0.02元掌握,收购期限为2011年12月14日至2012年4月30日。历年走势显示,国储收购价格往往是市场价格的底线。

    节前效应显现,需求增加

    距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据了解,为规避春运及更好地满足节日需求,饲料企业节前补库已启动,需求回暖。同时,上周猪肉价格有所回升,品种毛猪7.8—8.8元/斤,上涨0.2—0.5元,收购量也出现较大增长,养殖效益目前大致在100—300元/头区间。鸡蛋价格也有所反弹。养殖业节前将旺季将继续推动玉米需求增长。玉米深加工方面,蛋白粉、胚芽粕、DDGS等产品销售有所好转。虽然深加工企业春节去库存化意愿较强,价格并未大幅上涨,但量能有所放大,需求向好。淀粉生产依然存在亏损,但以淀粉为原料的淀粉深加工效益仍然可观。因此,春节前玉米下游产品价格虽未有明显涨幅,但需求态势较好,为玉米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运输费用高企,推高采购成本

    由于北方冬季用电高峰来临,为保障煤电运输,东北铁路运输异常紧张,收购商只得汽车运输或南北港口海运。但随着节前东北至关内运力正逐步趋紧,除铁路运输外,公路运输和南北港口海运费用也均呈连锁上扬态势。吉林扶余地区运到大连吨费用13日上升到200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随着春节运输旺季的到来,后期运费仍有上升空间。高企的运费成本将增加玉米采购成本。

    综上可见,相对于较高的现货价格和远期升水,目前1209合约运行在2200—2300区间,小幅上涨确有支撑。从技术面来看,近日玉米在2250一线盘整数日后,周一又放量收阳,再创近期新高。趋势指标MACD也是绿轴引领红轴向上,RSI也随价格上扬而尚未达到顶峰。预计后市玉米仍将维持偏强格局,投资者沽空需谨慎。

TAG: 玉米 昙花一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