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粮价上涨趋势难逆转

发布: 2013-03-2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经济导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12年年底以来,国内小麦价格出现一波上涨行情,虽然近期麦价趋稳,但仍居高不下,在13日德州举行的2013年全国粮油产销企业订货会暨全国粮油经销商联谊会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劳动力、农机等农业生产各项成本上升不可避免,是长期态势,会刚性推动粮价走高。“粮食涨价不可逆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魏益民表示。

  企业多用小麦代替玉米

  “2012年8月下旬至今,小麦价格一直处于历史最高位。”中华粮网分析师孟凡军表示,涨价的推手是市场供应趋紧。

  “虽然全国粮食连续九连增,小麦市场供应却趋紧。”孟凡军解释说,部分地区小麦减产、饲用小麦数量增加及政策收购推动,使得2012年近一半的小麦没有进入市场流通。首先,去年冬小麦收割前主产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阴雨及病害,使得部分地区的小麦出现不同程度减产,“大约有1000万吨。”

  其次,从需求上看,小麦和玉米价格倒挂,使得不少饲料生产企业纷纷用小麦代替玉米,“保守估计1500万-2000万吨。”孟凡军说。

  “在潍坊,小麦和玉米差价达到了0.2元/斤。”山东华麟面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聚良表示,价格差异使得饲料厂用小麦替代玉米3个月之久,“如果这种价格倒挂趋势持续,小麦的饲用量还会增加。”

  再就是国家收储。孟凡军介绍,2012年仅河南就收储900多万吨,全国托市收购约2000万吨。

  市场供应减少,面粉加工企业已经体会到。“加工企业四处找小麦。”孟凡军说,在小麦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下,国内各储备市场开始加大国储小麦的市场投放量。

  不过,由于放储大多是2009年和2010年的小麦,而面粉加工企业使用新麦较多。“企业加工过程中得保证质量,陈粮吃起来口感不好。”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于明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未来仍处紧平衡状态

  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家将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3 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10元到每50公斤112元。

  卓创资讯小麦分析师李红超告诉导报记者,在此利好政策的支撑下,新麦市场行情继续看好,收购价走高趋势明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新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合作社在起步阶段,集约化生产还不能大规模成形,粗放式管理导致产量难以大幅增加。”李红超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基本工资上调,种粮大户雇用工人进行生产的人工成本将随之上涨。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也可能加剧粮食生产的隐性成本,为粮价上涨提供动力。

  “国内粮食总量虽能基本保持国内供应,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消费水平和结构的改变,提升了对粮食的潜在需求量。”魏益民认为,我国粮食供给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紧平衡状态。

  “粮食深加工需求、肉蛋奶市场需求等,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并带动饲料需求大涨,从而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魏益民表示,虽然粮食单产大幅提高,但农业用地减少,以及科技对提高单产作用下降,均将使未来我国粮价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

TAG: 粮价 趋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