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东北地区新玉米中期将入“熊途”

发布: 2011-09-10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粮油市场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托市政策尚未出台,最好先等待观望 

    综合分析,东北地区新粮即将批量入市,在各区域供需、购销、运输等状况不同的情况下,东北四省一区新玉米上市后的走势可能略有差异,但在季节性供应压力、购销企业入市态度谨慎、农民对新粮价格期望值较高、国家出台托市性政策等共同影响下,大的趋势将较为类似。从目前东北市场状况来看,多数采购主体收购报价高于去年同期,可谓‘高开’,但随着新玉米上市量的放大,预期价格稳步走低。 

    供需阶段偏空价格高开低走 

    进入10月份,我国玉米收割进度不断加快,截至目前,东北玉米收获完成90%以上,脱粒上市数量虽然不大,但与国庆节前相比却已明显增多,该区域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始陆续入市收购,在农户种植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其开秤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市场人士预期。东北粮商、粮库等购销企业的收购工作尚未展开,一方面由于新粮未批量上市,另一方面因忙于采购大豆,还有一点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因是在季节性供应压力等因素影响下,现货市场趋势并不稳定,压货风险较大,因此观望、等待是最好的避险方法。对于东北地区玉米走势的判断,认为价格“高开低走”的看法趋同,尤其在全国玉米丰产、养殖及工业需求增长缓慢等供需阶段性偏空的情况下,东北新粮批量上市后,趋势将踏入熊途。 

    多方因素影响农民期望较高 

    从2007年以来新粮的收购情况来看,农民的售粮心态和售粮方式已经有所改变,至今年农民售粮心态、方式已彻底改变。据中国大豆网最新了解,尽管今年新玉米开秤价普遍高于去年,但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已收割完毕的农民开始搭起玉米栈子降水,做好长期储存的准备。东北地区往年此时只要收购主体入市收购,农民就积极准备售粮,可今年到目前为止部分收购主体已经陆续入市,但玉米收购工作却迟迟难以展开,这也是继去年以来的又一次收购主体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可见农民对今年玉米价格期望值较高。以辽宁阜新为例,当地粮商早在10月上旬便报出1300元/吨、水分含量25%的较高价格进行收购,但在长达10天的时间里,收购总量却不足百吨,多数日子里“颗粒无收”。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去年生产资料价格全面大幅上扬,种植成本明显提高;其次,去年和前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均出现反季节性上涨,农民担忧今年销售时间提前,卖不上好价而后悔;再次,辽宁省花生价格上涨,农户卖掉后用于生活支出,因此不急于销售玉米。而其他两省的大豆价格自上市之初便大幅下挫,因此将希望寄托于玉米。 

    东北开秤收购报价高于去年 

    截至10月16日,东北地区新玉米收割工作接近尾声,并且自本月上旬末开始已经陆续少量上市,东北开秤收购的企业数量也有所增多,从报价来看,略高于去年同期。据中国大豆网了解,松原赛力事达公司厂门收购报价每吨(下同)1212元,水分含量30%,高出去年同期72元;长春大成公司二等玉米厂门报价1350元、三等1340元,水分含量14%,均高出去年同期50元;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和黄龙食品公司厂门收购报价1400元,水分含量14%,均高出去年同期100元;锦州元成生化公司厂门收购报价154元,同比高20元。所有开秤收购新粮的企业报价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低于先前市场预期。由此可见,东北深加工企业采购心态也是比较谨慎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拥有陈玉米库存,东北地区用粮企业基本上都有一定数量的陈玉米库存,个别企业的库存能够维持到11月下旬的生产;其次,加工利润不佳,近来玉米及其副产品价格纷纷走低,加工效益明显下降,致使部分企业资金条件变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粮收购活动的展开;再次,国家玉米托市收购政策尚未出台,对东北将产生的影响不得而知,所以企业均认为谨慎操作为宜。 

    地处不同区域收购状况各异 

    受地域、运输、农民售粮心态等因素影响,东北各省际间、区域间的粮食收购市场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吉林、辽宁两省新玉米购销比较活跃,黑龙江省相对冷清,主要受上市时间限制,黑龙江较之其他两省上市时间推后,且新粮水分明显偏大;其次,在运输主干线的周边地区,多元收购主体之间竞争比较激烈,新玉米上市开秤价格较高,农民的惜售心理较强;在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玉米收购价格较低,农民惜售心理较弱;再次,在大型深加工企业可以辐射到的周边地区,玉米收购价格较高,在缺乏深加工企业及粮食收储部门的地区,主要依靠小商贩到田间地头收购,玉米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最后,在以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的地区,农民对玉米收购价格较敏感,惜售心理较强,在以大豆和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地区,农民对玉米的收购价格相对不敏感。在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农民售粮意愿不强,对后期玉米收购价格期望很高;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地区,农民迫于偿还贷款或者急需资金,售粮意愿较强。因此,在东北各个区域市场,玉米收购状况有所差异。 



TAG: 玉米 东北地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