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专访朱增勇:这轮超级“猪周期”有这些特点

发布: 2021-10-2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第一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以来,价大幅下挫,让整个养猪业措手不及,养猪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均大幅亏损。自2003年以来,中国养猪业经历了四个完整的“猪周期”,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本轮“猪周期”。

  10月18日,在2021第二届西南养猪大会暨楼房养猪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本轮“猪周期”由非洲猪瘟疫情引发,有着迥异于其它周期的特点。猪价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其对产业和市场稳定的影响,并非是周期性波动,而是猪价波动幅度,是否超过合理的范围。

  第五轮“猪周期”的特点

  自2003年以来的五个“猪周期”,分别是2003年6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09年6月、2009年6月-2014年4月、2014年5月-2018年5月和2018年6月份至今。

  第五轮“猪周期”的猪价振幅更大,猪价高点也远高于前几轮周期。生猪疫情和环保禁养双因素叠加,造成生产下滑,引发价格剧烈上涨。2019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9%,之前的最大降幅出现在2015年3月,为15.6%。

  本轮“猪周期”自2020年9月开始进入下行周期。然而,高猪价一直维持到2021年二季度初才开始大幅下行。尽管当前猪价仍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但受2021年两轮中央冻猪肉收储的影响,猪价又分别于6月底、10月7日后出现小幅反弹。

  猪价一会涨,一会跌,让养猪业有些摸不着头脑。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五轮“猪周期”出现了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更为明显的投机心理。

  朱增勇称,投机心理的养成,源于2019年8月之后,直至2021年二季度初,猪价都保持着较高水平。“在市场这么长时间较高盈利刺激下,很多养殖户都有投机心理。”

  他说,对养猪业来说,政府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逐渐提升的,同时产业结构变动,监测样本也需要进行调整,而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自从2018年之后,规模养殖场样本数据比重逐渐提升,行业监测数据综合了散户、小型户和规模场,特别是2020年之后,扩大了规模场的统计范围,产能代表性显著提升,基本上能够反映行业趋势。

  对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来说,经历了2021年上半年市场变动后认识到官方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不过,养殖主体对猪价周期的理解也存在问题。

  “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经过这轮超级‘猪周期’之后,心态变得不平和,都想抓住猪价上涨的周期。然而真正做到的企业,恰恰是能够认清未来产业形势,有魄力去做事情的企业。以本轮猪价上涨为例,补栏扩产的最佳时间点应在2019年上半年,而当时猪价正处于成本线上下波动,南方地区正遭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朱增勇说。

  带来哪些影响

  在这一轮“猪周期”中,生猪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特征也更显著。

  朱增勇称,饲料和土地等资源禀赋优势、环保压力和非洲猪瘟分区防控等政策因素,带动生猪生产区域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其中,西南和东北部地区的生猪养殖地位逐渐显现。

  从疫情防控和产能调控的措施来看,在本轮“猪周期”中,政府也采取了跟以往不同的措施。比如,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从2019年在中南区开展试点到2021年5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首次设定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的调控目标。

  朱增勇称,调控目标的设定,填补了从生产端进行逆周期调控的政策空白,以往的调控政策都是在猪价上涨的时候,推出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养殖户的积极性,但是养猪周期比较长,往往很难控制力度,在刺激生产的时候,很可能给下一轮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每一轮“猪周期”中,猪肉进口量都会出现一个突破。在本轮“猪周期”中,猪肉进口量2020年达到439万吨。在2019年之前,猪肉进口量约占国内猪肉产量的4%以内,到2020年这一比重达到10.7%。随着国内外猪肉市场联动性的提升,猪肉进口贸易或将会延长未来猪周期时间。

TAG: 猪周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