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生猪供应阶段性过剩 养殖迎来新一轮洗牌

发布: 2018-05-08 |  作者: 张娜 何洋 |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前不久,全国畜牧总站组织了生猪生产形势及对策研讨,行业专家、大型养殖企业、屠宰企业和省级畜牧部门代表对当前生猪养殖形势和应对对策进行了交流。结合监测数据和前期调研结果,总的认为,今年生猪供应为总体平衡偏宽松,当前属于阶段性过剩,猪周期处于下行通道并将保持较长时间,未来几年生猪养殖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当前生猪供应属阶段性过剩,今年供需总体平衡偏宽松

  近几年生猪养殖收益好,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布局生猪产业,产能扩增明显。据了解牧原、正邦、温氏等大企业集团近两年来出栏量增幅较大,温氏集团2017年出栏1904万头,比2016年增加192万头。牧原集团自2015年起,以年平均增幅280%的速度扩增,2017年出栏达到723万头。正邦集团2017年出栏340万头比2016年增加110万头。据统计22家大企业2017年生猪出栏4973万头,同比增长32%。受环保等因素影响,小规模场(户)总体呈现退出趋势,据对4000个生猪定点村监测,2018年3月养猪户比重为11.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另据龙信互联行情宝问卷调查显示,2017年年出栏在1000头以下的场(户),有33%的场(户)扩栏,有25%的场(户)基本不变,有42%的场(户)不同程度减少存栏量。虽然2017年很多猪场因在禁养区内而被拆迁,这造成了一些产能的调减。但被拆迁猪场的能繁母场并没有全部被淘汰,一些生产性能好的被转卖到其他场继续饲养,据对山东临沂调研了解,拆迁的场仅40%左右的母猪被淘汰屠宰。

  总体来看,小规模户以退为主,中大规模场以增加为主,存栏量总体略降。据对400个生猪定点县监测,2018年3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0.3%,能繁母猪同比下降0.8%。如果考虑生产性能的提高以及出栏体重的增加,猪肉产量是增长的。据铁骑力士集团反映,该公司PSY以每年1头~2头的速度增加,目前可达23头~24头。“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农户也在公司的帮助下显著提升了生产性能。据对150个标准化规模猪场监测,最近一年PSY同比增长1.2%。另据对8000个生猪定点户监测,出栏体重总体呈增加趋势,2018年1季度出栏体重平均为124.3公斤,同比增加2.5%。综合来看,虽然存栏下降,但猪肉产量在逐步增加。从当前看,由于春节前压栏猪和春节后恐慌性出栏猪的叠加效应,导致3月份猪肉供应较多,呈现阶段性过剩。从今年看,猪肉供应还没有绝对过剩,全年供需总体平衡偏宽松。

  今年生猪养殖有望保本微利,未来两年养猪形势不容乐观

  去冬今春低温寒冷天气导致了仔猪成活率下降,5月份~6月份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而去年下半年环保禁养拆迁较为集中,势必对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供应有一定影响。从消费看,由于猪价较低,猪肉消费量有小幅反弹,据对全国240个县集贸市场监测,3月猪肉交易量同比增加1.8%。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将保持低位震荡,下半年将有小幅反弹,全年有望保本微利。从未来两年看,大企业大集团的扩张趋势没有改变,而中小规模场(户)由于前两年挣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所提升,将延长本次猪周期的下行时间。虽面临饲料成本上升、猪价周期下行等不利因素,但大企业已融资项目及既定规划不会改变。据对22家大企业调研,2018年这些企业预计生猪出栏数量增长34%。而对于母猪中小规模养殖户,在经历了多个猪周期后,积累了一定的应对周期的心理和资金的优势,面对下行周期,他们更偏向于通过优化猪群结构,更新、淘汰病残和低产能母猪来熬过低谷期。这将注定生猪产业下行周期的延长。低迷期也将是整个养猪业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比拼、融合期。随着筑底期的不断延长,资金薄弱的养殖场(户)将逐步被迫停产。生猪产业规模化和集中度将大幅提高,形成高度组织化加适度规模化的生猪产业模式。

  多措并举,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信息监测预警。完善和落实好生猪监测方案,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引导养殖行业有序调整养殖产能和结构。

  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生猪市场调控机制,加强生猪储备管理,提高调控能力,缓解生猪价格大幅波动。

  三是摸索多种调控方式。加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研究。寻找科学合理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模式,降低生猪养殖市场风险。

  四是加强猪场核心竞争力建设。提高猪场设施化水平,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在饲养管理中的应用,节本增效,提升猪场竞争力。

TAG: 生猪 生猪供应 猪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