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稻草沙床栽培紫木耳技术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本站搜集 |   来源: 本站搜集

上一篇 下一篇
    稻草沙床栽培紫木耳,生物转化率(产量)可达300%以上。 其方法简易,现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 紫木耳菌株具有适温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特性,南北各地一年四季均可于室内铺沙床栽培,尤以夏秋为最佳。

    2.沙床铺设 将河沙过筛,冲洗至无浑浊,晒干,入室铺10厘米厚,距墙两侧80厘米用红砖铺放2排人行采耳走道。

    3.培养料配制 将金黄无霉变的稻草翻晒2天,粉碎或碾压成屑, 称量100公斤与复合肥2公斤,石膏粉和蔗糖各1公斤干拌混匀,浇入0.5%石灰水140公斤翻拌均匀(含水量65%),按高1米、底宽1.2米、 长不限上堆,拍平拍实呈梯形,全堆覆膜发酵。堆温升至60℃后翻堆, 覆膜后再次升温达65℃以上时揭膜装袋。

    4.装料接种 用17厘米×40厘米的聚丙烯筒膜装料,两头套环塑膜封口,置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 用“三不型”无菌接种器直接随机开袋口接种,两头各接种40克,置15~28℃洁净环境遮光培养, 菌丝满袋后脱去袋筒。

    5.沙床栽培

     将脱袋后的耳棒间距10厘米栽植在沙床上,喷水润湿河沙。白天盖膜夜间揭膜开门窗加大温差催耳。耳芽生成后丢掉盖膜, 喷雾磁化冷开水逐渐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保持温度在20~35 ℃之间。随着耳芽分化,耳片膨大,应尽量敞开门窗或用排气扇每天排风 2~3次。耳片8成熟且厚实肥大、紫红亮丽时果收,头潮耳生物转化率可达 100%以上。收完后将耳棒拨离沙床调换方向即出过耳的1头向下间距10厘米重新栽植在沙床上,喷水润湿河沙,同前进行催耳管理至二潮耳采收。 收完后搬走沙床表层3厘米厚的河沙,将耳棒从中切开,切面向上不留间隙铺排在沙床上,将搬走的河沙重新覆盖在耳棒表面3厘米厚,喷水至沙粒吃水饱

和,床面盖1层报纸催耳。耳芽冲破沙床后去掉报纸,同前进行出耳管理至 三潮耳采收,总生物转化率300%以上,最高可达350%。

TAG: 木耳 稻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