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夏季防止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关键措施

发布: 2016-08-25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生产实践中,母在湿热高温的夏季经常存在发情迟,不发情,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初生重偏轻,甚至发生流产、产弱胎,死胎等病情,如果伴发其他疾病,以上病情就会更加明显。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1.调整好饲喂时间:夏季母猪白天采食量减少,应调整喂料时间,避开炎热的中午,充分利用天气较为凉爽、母猪食欲良好的时段喂料。饲喂时间可调整为上午早上6 点,下午为晚上7 点,午餐需投料时可把饲料拌湿,提高适口性。

  2.禁止饲喂霉变饲料:猪对霉菌毒素敏感,如果饲喂了发霉酸败、有毒或有刺激性的饲料,就会引起流产或胚胎死亡。配制母猪饲料时严禁使用劣质原料,在雨季或湿度高的季节,每应对母猪食槽的残留饲料进行处理,以防母猪采食酸化变质饲料。

  3.搞好圈舍卫生:要及时清扫圈舍内的粪便,并用水冲洗干净,并经常带猪消毒,既可消毒灭源,又能降温和减少舍内臭味。

  4.供给足够的清凉饮水:炎热季节,猪的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大,每天供给母猪足够的清凉饮水可抑制母猪体温上升,使用饮水器的猪场,每天应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猪场应勤换水。

  5.做好驱蚊灭蝇:可用塑料纱网堵好猪舍门窗,有敞圈的猪舍,要用塑料纱网覆罩在敞圈上方,也可用药物驱杀蚊蝇,即在封闭比较好的猪舍,夜间点燃蚊香驱蚊,也可用含氯菊酯的驱蚊药液直接喷雾到猪舍的墙壁、屋顶、地面和猪体,防止蚊虫对母猪的叮咬。

  6.定期驱虫:疥螨等体外寄生虫使母猪烦躁不安,影响正常哺乳,对此,在母猪产前可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进行驱虫。

  7.减少各类应激因素:尽量保持猪舍内外周围环境的安静,特别是怀孕和哺乳母猪应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扰;要减少母猪转栏和怀孕母猪并栏次数,避免因混群打架导致流产和死胎增加。

  8.加强日常消毒制度:夏季是各种病原微兰物生存与繁殖的活跃季节,定期对猪舍的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母猪体表等进行消毒,可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二、合理调控饲料营养

  1.调整日粮营养水平:高温热应激时母猪的采食量下降,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浓度,使母猪在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满足营养需要。为提高母猪能量的日摄取量,可在日粮中添加2%的植物油,同时为应对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需要量的增加,可在日粮中添加2%的鱼粉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2.及时添加维生素: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特别是提高VC 和VE 的用量,对防治热应激有较好的疗效。每公斤饲料可添加VC 320 毫克和VE 180 毫克。

  3.适当添加电解质:在饮水或日粮中添加电解质可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危害。如可以在饲料中加0.15%的活性肽和0.1%的小苏打。

  4.添加中草药物: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它活性成分,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协调机体生理代谢,从而减缓热应激的不良影响。可按日粮的2%添加具有清热解暑、败毒杀菌、健脾化湿作用的“消暑抗热散”(主要组成为:金银花、藿香、苍术、板蓝根、龙胆草)。

  三、改善猪舍生存环境

  1.加强通风换气:尽可能在猪舍勾安装电风扇通风换气,有条件的猪场还可安装湿帘降温系统,降低舍内的温度、显度和臭味。

  2.喷雾和滴水降温:在中午舍温过高时可用水龙头向猪舍地面、墙壁及猪体洒水降温。对于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间隔1 小时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

  3.对无树阴的猪舍要在舍顶上铺盖一层草捆形成隔热层,在猪舍上方搭建遮阳凉棚,并将墙壁外侧刷白,以增强墙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

  四、加强常发病的防治

  高温高湿季节,猪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大,体能消耗也很大,抵抗力减弱,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常发病的防治:

  1.细小病毒病:在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细小病毒疫苗每头1.5 毫升,对后备母猪应间隔3 周重复免疫一次。

  2.乙型脑炎:对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15~30 天免疫乙型脑炎疫苗每头1 头份。

  3.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病:预防两病主要搞好猪舍内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及其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对母猪的叮咬而传播该病。另外,饲料中添加“红弓链防散”(主要成分:黄连、青蒿、黄芩、栀子)也能有效降低两病的发病率。

TAG: 母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