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原料乳的验收和初步处理(一)

发布: 2015-09-0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原料乳的质量要求 制造优质的饮用乳及乳制品,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料,尤其是供加工饮用乳、酸牛乳、干酪、炼乳的原料乳必须是优质的。作为原料乳的生鲜牛乳国家标准从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方面已有了明确的规定,具体要求为:

  (1)生鲜牛乳系由正常饲养的健康母牛挤出的新鲜乳。初乳和末乳不得作为原料乳使用。奶温在10℃以下。

  (2)具有纯正的鲜奶所固有的清香味和滋味,不得有酸臭味、苦味臭味、霉味、金属味等。

  (3)外观呈乳白色或微黄色的均匀胶体状,呈浓厚劲稠、絮状凝块乳不得使用。

  (4)不得有肉眼能见的草屑、牛粪、尘土等杂质,无沉淀物出现。

  (5)酸度不超过20Ⱄ。

  (6)乳的比重为1.028~1.032,含脂率不得低于3%,无脂乳固体物不低于8%。

  (7)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50万~100万个。

  (8)不得使用防腐剂、抗生素和其他任何有碍食品卫生的物质。

  (二)原料乳的验收及检查 验收原料乳时除根据标准进行感观指标的检验外,还要进行理化性质、微生物方面的检查。

  1.乳的密度正常乳的密度是乳中各种成分密度的平均值,当乳中比水重的无脂干物质增多时乳的密度会增高,加水时密度则降低。乳的密度通常用乳汁密度计测定。表示方法以度数(Ⰶ)来表示,正常乳为30度。每加10%的水约降低3度。乳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在10~25℃范围内,温度每增加或减少比,密度则减少或增大0.2度。因此,当乳温达到20℃后,每提高比,密度值应加0.2度,反之应减去0.2度。

  2.乳的酸度由于牛乳含有蛋白质、柠檬酸盐、磷酸盐、脂肪酸、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因此牛乳呈微酸性,其pH为6.5~6.7,这种酸度称为自然酸度。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乳糖被分解产生乳酸,使牛乳的酸度升高。这种因发酵而升高的酸度称为发酵酸度。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的总和称为总酸度。乳的总酸度越高,乳的热稳定性越低,生产出乳制品的质量也会降低。牛乳的酸度通常用吉尔涅尔度表示,正常乳为16~18Ⱄ。其测定方法一般是用0.1摩尔氢氧化钠滴定10毫升乳品,用0.5%酚酞为指示剂,当被滴定样品呈微红色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数乘以10即为100毫升乳的酸度。

  3.酒精试验,酒精试验是验收原料乳的重要项目。一定数量的正常乳对一定浓度及数量的酒精的脱水作用呈现稳定性。但乳的酸度升高时,乳酪蛋白质因酒精的脱水作用而产生凝集作用。一般用68%~70%的酒精与等量的牛乳相混合,若呈现稳定者,说明牛乳的蛋白质稳定,牛乳的酸度符合原料乳的要求。牛乳对酒精的稳定性越高,牛乳的热稳定性也愈好。此外,酒精试验还可以检出乳房炎乳、盐类不平衡及混入钙等异常乳。

  4.热稳定性试验(煮沸试验)煮沸试验能有效地检出高酸度乳和混有高酸度的乳。将牛乳(取5~10毫升乳于试管中)置于沸水中或酒精灯上加热5分钟,如果加热煮沸时有絮状或凝固现象发生,则表示乳已不是新鲜的、酸度在20Ⱄ以上、或混有高酸度乳、初乳等。

  5.乳中抗菌物质的检验乳中有无抗菌物质,常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法检验(TTC法)。将检样(9毫升)(以不含抗菌物质的脱脂乳为对照)于80℃恒温水浴中保持5分钟杀菌,然后冷却至37℃。向试管中加入试验用稀释菌液(嗜热链球菌)1毫升,充分混合后于37℃的条件下培养2小时,然后各加入0.3毫升TTC试剂,继续培养5分钟,如果样品液与对照液一样出现红或桃红色,说明无抗菌物质存在;若为无色,说明有抗菌物质存在。

  6.细菌数的测定一般直接、快速的测定方法为直接计数法。步骤为:

  (1)测直径在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出油镜视野的直径(r)。

  (2)涂片载玻片上用玻璃刀或用蜡笔划1平方厘米的方格,用微量吸样器吸样并将之滴到载片的方格中,用接种针将样品涂匀,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干燥(40~50℃)。

  (3)脱脂干燥后将玻片置于二甲苯中脱脂1~2分钟,取出沥净晾干,再浸入95%酒精1~2分钟,除去二甲苯。

  (4)染色用骆氏美蓝染色5分钟,水洗、干燥。然后镜检10~15个视野,计所见细菌数。(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