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近海网箱养殖美国红鱼的食性转换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本站搜集 |   来源: 中国渔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美国大豆协会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水产研究所合作于2001年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澳的东山湾对美国红鱼进行网箱养殖试验。试验的目的是示范将美国红鱼鱼种的食性由野杂鱼转至膨化饲料并采用膨化饲料将美国红鱼养至上市规格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该试验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澳的龙岗水产研究所东山湾试验鱼场进行,共使用三口体积为1.5立方米的网箱(1米×1米×1.5米)。网箱是以网衣和硬式框架制成,箱顶设有遮光盖和投饲框以便投饲膨化颗粒饲料。网箱以单行排列在鱼排的边行,每一只网箱四周与其它网箱的间距为一个网箱的距离以利水体交换。
  39克的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a)在五月底以200尾/立方米的密度放养于三口试验网箱中。在试验前,这些美国红鱼仅投喂过野杂鱼。试验的美国红鱼以一周的时间将其食性从野杂鱼转至美国大豆协会43/12海水鱼成鱼饲料。美国大豆协会43/12饲料含43%蛋白质和12%油脂,配方中含35%的大豆粕以降低饲料成本(见表一)。该饲料皆为膨化浮性颗粒并由上海大江饲料厂制造。
  食性转换是每日使用部分膨化饲料逐步取代野杂鱼直到美国红鱼能100%摄食膨化饲料。试验鱼的食性转至膨化饲料后试验开始。所有试验网箱的美国红鱼均以饱食投饲法每日投饲膨化饲料两次。所有试验网箱在每次投饲时的投饲量完全相同。
  试验管理是以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进行。所有试验网箱在每月的同一天打样一次。试验结束时收获所有的试验网箱并测定鱼的平均体重,毛产和净产量,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皆有记录以便在试验结束时计算试验的净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结果在六月与七月间三个连续的台风侵袭,导致网箱压毁并严重伤及鱼群,造成试验鱼群大量死亡。在八月的高水温时期另有鱼群损伤。在试验结束时鱼的成活率仅有27.9%(见表二)。
  存活的美国红鱼投饲美国大豆协会43/12膨化饲料生长迅速,在118天内由39克长至509克。试验鱼总的饲料系数为2.6∶1。如将损失的鱼并入计算其饲料系数为1.53∶1。收获时网箱的平均载鱼量为28.3公斤/立方米。
  存活的美国红鱼采用美国大豆协会膨化饲料生产每公斤鱼的饲料成本约为人民币7.34元。平均美国红鱼价格为人民币20元/公斤。两口试验网箱的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分别为负值,因为鱼的高死亡率。
  小结与结论此次本试验示范准上市规格的美国红鱼,可成功地将其食性从野杂鱼转至膨化饲料并无困难。但试验结果无法准确地测定美国红鱼投饲膨化饲料的生长表现,因连续的台风侵袭造成试验鱼大量损失。台风的侵袭严重损坏试验网箱并导致鱼体受伤,由此结论,美国红鱼在近海网箱养殖中有极大的潜力,但此试验使用体积为1.5立方米的网箱因太小无法抵挡台风的冲击。
TAG: 美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