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豆粕现货价格坚挺 套利机会仍存

发布: 2011-04-10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上半旬,豆类期价连续破位下行,空头氛围浓厚,市场普遍认为豆类产品还将继续下跌,此时,遥远的美国传来利好消息,多头盼望已久的霜冻题材却在不经意之中到来,先是,9月15日,天气预报美国中西部作物产区下周天气转凉面临霜冻威胁,引发CBOT豆类强势反弹,国内豆粕(资讯,行情)主力1005跳空高开,紧接着,9月17日午间,黑龙江气象台发布今年首次霜冻蓝色预警信号,午后豆类产品快速拉升,期价重心在逐步的抬高。但纵观整个豆类市场,利空氛围依然浓重,天气因素能将期价推动反弹多高,尚不确定,但是结合基本面分析推敲,我们认为M1001与M1005远近合约之间价差将继续拉大,仍存在套利机会。

  首先,合约价差走势历史规律分析。我们选择了豆粕上市以来的1月与5月价差进行分析。从价差走势图上可以看到,除06年较为特殊外,近年来豆粕5月合约与1月合约在9月份和第四季度价差趋势逐渐拉大。即使是在06年,1月豆粕与5月豆粕的价差在9月份也有小幅拉大的趋势。从季节上讲,进入9月份以后,天气逐渐转凉,生猪进入补栏阶段。由于国家政策扶持与引导,目前猪肉价格连续上涨,养殖企业的利润较好,生猪补栏积极性较好,后期消费将会增加。春节前由于大量屠宰消费,生猪存栏大幅度降低,而春节后,由于天气转暖,易于传播瘟疫及疾病,一般生猪补栏率较低,消费相对较低。
  一般而言,农产品(000061,股吧)供给对价格的影响要高于需求的影响。从大豆(资讯,行情)的产量来看,除中国外,美国、阿根廷、巴西既是世界的大豆主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其大豆产量情况代表着世界大豆供给前景。根据USDA9月度供需报告预计,2009/10年度上述三国产量增加,其中预计美国新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32.45亿蒲式耳,据此数据来看,新年度大豆供给较为宽裕,远期合约走势面临压力。近年中国大豆市场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大豆压榨依赖进口高达90%以上,进口数量和进口成本直接关系到大豆压榨产品的价格。国内1月大豆进口多为美豆,5月多为南美大豆,进口成本上一般美豆价格要高于南美大豆价格。由于豆粕价格和大豆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大豆价格较高,豆粕的价格相对也会较高。据粮油信息中心预报,中国9、10月份将逐步减少大豆的进口量。北半球11月份大豆收获季节前夕由于大豆供应减少,豆粕价格也相对价高。
  现货坚挺,支撑近月合约。据粮油信息中心报告称,9、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数量将逐渐降低,预计10月份大豆进口将降到200万吨以下。加之油脂库存现象严重等原因,沿海和产区部分油厂开始出现停机或择时停机现象,市场预计后期停机数量将会继续增加。猪肉价格连续上涨,目前猪肉价格维持稳定,养殖利润较好。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检测,截至9月17日,9月17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平均为11.99元/斤。由于前期天气较热,饲料养殖企业整体库存水平维持在20天左右,不会太高,养殖利润较好,豆粕需求逐步回升,但油厂此时选择停机,挺粕意愿较为强烈,豆粕现货价格坚挺,无论产区还是沿海,43%蛋白质的豆粕现货价均维持在3400元/吨左右。截至9月18日,与M1001收盘价差达400元/吨,与M1005价差达600元/吨左右。
  因此,我们认为豆粕近强远弱的格局仍将延续,远近合约的价差有可能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我们认为买M1001卖M1005的套利机会仍然存在。
  风险收益。 截止到9月18日收盘,豆粕1月合约与5月合约价差已达到了260元/吨。从合约间价差的走势及历史规律来看,后期价差继续扩大的概率依然较大。目前是新年度转换阶段,对于豆类市场,是一个由供给紧张转为供给宽松的年度,基本面上决定1月与5月的价差还会继续拉大,前期按照买M1001卖M1005的套利组合或可继续维持,未进场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价差回调时介入,目标价差350元/吨。如果后期走势与我们的分析不相符,即1月与5月的价差缩小,则投资者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截至9月18日收盘,M1001与M1005合约价差260元/吨。按照最坏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接近月仓单在元月合约上卖出,合约间理论持仓成本约为 106元/吨(不计增值税),减去目前价差260元/吨,投资者理论上要承担的损失为-154元/吨,理论上投资者处于无风险套利区间。如果后期走势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者可以根据持仓和资金,控制损失。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前期买M1001卖M1005套利组合模式仍可继续,仍未进场的投资者仍有机会。
TAG: 豆粕 现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