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你的位置:51猪价网 >> 养猪技术 >> >> 如何防止猪咬尾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如何防止猪咬尾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刘铭 |   来源: 河南科技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多数养猪者认为,猪咬尾随着集约化饲养而显著增加,已成为早期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比较普遍的问题,而在哺乳仔猪和种猪中很少见。其实大多数猪咬尾病例发生在4~6月,其中5月发病率最高,12~16周龄是猪发病的高峰期。

  病因  猪咬尾是一种可能转化为恶癖的异常行为,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其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猪舍环境。随着猪舍采用漏缝地板比例的增加,猪咬尾行为也越来越普遍,这是由于群饲中位置较低的猪,不能抢到饲槽而引起攻击,另外在没有褥草的圈舍内,因争夺褥草而引起咬尾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而舍内明亮的光线也会导致猪应激,从而引起咬尾的发生。

  二、气候条件。许多猪咬尾行为的发生均与异常高温环境有关,此时若猪不能进行打泥或采用其他方式保持凉爽,就会因烦燥而出现攻击行为。圈舍内猪数过多,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猪群秩序不稳定引起咬尾。

  三、营养因素。如维生素、铁、铜、钙、磷、食盐等的缺乏以及高能低纤维性的日粮可以诱导猪咬尾。

  四、疫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内,外寄生虫感染,引起猪激应而诱发咬尾。

  防治  去除应激性因素。改善猪的生活环境,限制光照,减少噪音,降低饲养密度可能会对防止咬尾症有帮助。如果条件许可,圈舍内放些褥草也可能有用。为了防止猪烦燥,可在圈内放一些罐头盒、小木片、纸袋等让猪自由玩耍。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仔猪出生后1~2天结合打耳号进行断尾。

  摘自:2007.05.25.07版《河南科技报》

TAG: 河南 仔猪 种猪 疫病 营养 寄生虫 饲养 养猪 育肥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