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夏季高温避免海参死亡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 2015-03-18 |  作者:  |   来源: 中国水产养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期山东、大连等地出现强降雨及持续高温双重恶劣天气,导致海参大范围死亡,海参养殖业损失惨重。针对此类情况,各地政府单位积及海参养殖协会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指导员巡回指导、发放技术明白纸等方式,反复讲解海参夏季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提前做好对海参养殖池塘的高温期管理的技术指导,确保海参安全度夏。在此水产养殖网记者小艾采访了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对海参安全度夏技术进行了整理与总结,正文如下:

  当水温持续高于24℃时,池养成参因夏眠而停止了摄食和活动,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应急抗病能力明显减弱;同时,水底毒害物质的分解、释放导致水质的急剧恶化,造成水体缺氧、病原体滋生,使海参极易发生病害。当水温持续高于33℃时,海参无法通过夏眠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只有死亡。参池高温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夏季高温会直接引起水温升高;二是暴雨造成参池里的淡水和海水出现分层,底部热量难以散发,导致底层水温持续升高。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保持较深水位。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海参养殖池塘应尽量保持池塘现有条件下的最高水位,以保证底层水温相对较低。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最好在参池上面加盖遮荫网,用铁丝架住,水泥柱固定,这样水温能降低3℃左右,一方面能更好地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的水温条件,促进海参生长;另一方面可避免持续高温对海参的伤害作用。

  二是防止池塘内海藻、杂草等植物腐烂。养殖池塘内若生有大量的海藻,杂草等,应及时发现,及时清除,防止高温时其在池塘内腐烂,导致水质败坏。

  三是控制好池塘内浮游生物量。夏季高温期的光照、水温等条件适合浮游生物的生长。绿藻、甲藻、鞭毛虫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容易影响水质,对海参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如大量换水后仍不见好转,可用1千克/亩的漂白粉或5千克/亩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控制有害浮游生物的数量。

  四是适时增氧,控制水质。高温期海水溶氧饱和度降低,池塘内易出现缺氧情况。可通过每次1/3以上的大量换水或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内的溶氧量,保证养殖海参的正常生活环境。

  五是科学换水。大暴雨期间不得进、排水;暴雨过后进、排水必须先测量好外海水的盐度在22‰以上时,方可进水;进水要在下半夜和凌晨进行,以降低池水温度,并加大水体交换量,可以不断降低水温。条件好的,可采用高位水池或咸水深井进行水体交换,降温效果明显。

  六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观察水色、水位和透明度等的变化,定期(3~5天)潜入水底检查海参情况,观察体色、体型有无异常变化,作好记录,病参发现后即使捞出避免影响水质。

TAG: 海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