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南湖竹林模式:粪便收集户用沼气

发布: 2012-08-15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南湖竹林模式是在生猪养殖户比较集中的区域,按照养殖量建立生猪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收集固体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出售。每个养殖户配有三格式沉淀池和小型沼气池,污水通过沼气池发酵用于取暖和炊事,沼液、沼渣作肥料还田或养鱼。

  2007年底,南湖区畜牧业产值达12.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9%,其中生猪产值11.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35%。生猪出栏137.75万头,是当地畜牧业的主导产业。
  面对生猪养殖发展快,数量大,养殖排泄物多、污染严重的情况,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高度重视。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机制,着力构建农牧结合的“畜禽—肥料—作物”、“畜禽—沼气—作物”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畜禽排泄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是建立畜禽粪肥收集处理中心。按照“户聚、村收、片处理”的方式,每2-3万头存栏生猪为片区建立一个畜肥收集处理中心。2007年底,全区已建立畜肥收集处理中心25个。其中21个已开始运行,日可处理新鲜猪粪800-1000吨,基本实现了生猪重点产区畜粪收集处理全覆盖。全区各畜肥收集处理中心以股份制形式,组建成立嘉兴市新竹生物有机肥产销合作社。依托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开展生物有机肥生产、营销和推广使用。
  2007年生产初级有机肥30181吨,其中外销11709吨,区内使用9515吨。
  二是推进“沼气工程”建设。生猪养殖户(场)在对猪粪尿固液分离的基础上,将鲜猪粪存放干粪堆积池,由猪粪收集处理中心专人定时收集;猪尿及冲洗水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对生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全面建设沼气池。2006年底,全区已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2009处,沼气容积55035立方米。2007年又对30-50头生猪存栏户新建沼气池610处,沼气池容积15250立方米。现已累计建设“沼气工程”2673处,沼气池总容积80205立方米。全区已基本形成“畜禽—肥料—作物”、“畜禽—沼气—作物”生态循环模式。

 



TAG: 粪便 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